马克思主义学院
 
 
 
 
  诚毅童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诚毅童行>>支教活动>>正文
 
 
2017“诚毅童行”长汀支教队事迹
2017-07-31  

长汀队|访红二代——我那素未谋面的父亲

钟奋然同志是一位老红军,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我们有幸拜访了他的儿子——钟开衍。穿过蜿蜒的小道,一间古朴的老宅映入眼帘,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历史的印记。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钟爷爷,仍然精神矍铄,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他与父亲素未谋面,脑海中关于父亲的记忆,全部都源于她的母亲。“与母亲结婚两天后,父亲就去参军了,母亲始终日日盼望着父亲的归来,总会一遍又一遍地洗好父亲的衣物、擦好父亲的鞋子,她常常就坐在家外的门槛上,望着父亲出征的道路,期盼着父亲的出现。”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次告别,可能就是终身的离别。有多少妻子在望穿秋水中苦苦等待,为的就是那一份承诺,等到地老天荒,也要等着心里的那个他。

“一直到1963年,母亲苦苦等待三十年,家门槛被坐出了一道深深的凹槽,然而,传来的却是父亲战死沙场的消息。”这份爱就这样融化在坚贞不渝的思念与守望之中。

“我们给父亲修建了衣冠冢,里面放的是母亲每年给父亲做的一套新衣裳,三十年,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套。”这是三十年无尽的思念,这是多少个日夜的期盼。

钟开衍爷爷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声音开始哽咽:“那一年,父亲的大伯是乡长,经历了第一次土地革命,他相信共产党,因为他们都是真心实意地帮助百姓。后来父亲参军,我们就成了国民党眼中的‘共匪军’,他们命令我们一家做苦力、干重活,受尽压迫。当我们家门匾被烧毁,房子和土地也都被抢占,是革命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我们母子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松毛岭上的硝烟已消散,长征的号角也已远去,今天我们再次走入这段历史,“松毛岭战役时我还年幼,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每天都会去给战士送水、送饭。”钟爷爷指着墙上光荣之家的对联向我们说:“舍小家为大家,虽然我小时候没有感受过父爱的温暖,但是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温暖。”点点往事,今已泛成闪闪的泪光融于钟爷爷的眼眸之中。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忆父辈峥嵘岁月,他延续了父亲革命的火种,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钟开衍爷爷十六岁时就担任中复村大队长,他带领村民干农活,建设家园,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回忆起当时的交通不便,钟爷爷说:“那时候去长汀县城开会,会议结束就往家赶,从晚上出发一直要走到天亮才能到家。”

他的爱人谢香孜奶奶今年79岁,曾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妇联主任,还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爷爷在讲话的时候,奶奶的眼神一直望着爷爷,此情此景,我内心不由感慨:一同走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美好的日子也相倚相伴,几十年相濡以沫,也许这就是最美好爱情的见证。

奶奶的温暖慈祥也让我们感动,她为我们泡茶,切水果,还找出各式各样的杯子,只为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喝上一杯她泡的茶。爷爷的嘴中念道:“我们的就是你们的,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好好学习呀!”

临走前,奶奶装了一袋的红鸡蛋给我们,“你们回去可以给我写信,我就住在这,你们再来的时候,要来看看我呀。”我们与奶奶握手拥抱,粗糙的双手,刻满了时光流逝的痕迹,带给我们深融于心的温暖。队员们的眼眶都湿润了,因为在奶奶的身上,能够感受到那份最真实的爱。

聆听封尘在心的故事;洞悉岁月流转的步伐;感受白发丹心的情怀。他们的伟大功绩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驻。

长汀队|访红二代——长征起点的“守魂人”

钟宜龙老先生虽然年近90岁,但当说到自己这个特殊家庭的光荣事迹时,仍然铿锵有力、自豪不已。

钟宜龙老先生现居龙岩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一家出了11个中共党员。我们走进钟宜龙老先生的家,映入眼帘的是贴满屋子的几百份宣传资料。宣传资料上是钟宜龙老先生自己搜集的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带领工农红军在长汀县城及自己家乡周边村庄开展的斗土匪、抗国军的事迹。看着钟宜龙老先生自费创办的这个红军事迹家庭展览馆,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村民浓浓的红色情怀。

学习革命历史,铭记红军精神

钟宜龙老先生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国民党残害,他便由养父母钟大庭和涂从孜养大,直到14岁,才知亲生父母被无辜杀害的事实,这也激励他做一个刚正不阿、保家利国的人。

钟宜龙老先生小时候常和红军战士一起生活。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事事处处为百姓着想,哪家有困难,就去哪家帮忙分忧解难。他带领当地的村民,抗击国民党的欺压,反抗土匪的骚扰,分地主的田地和浮财。当地百姓都由衷地说:“红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是我们的亲兄弟,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军队。”后来国民党军开始进行第五次“围剿”,坚守松毛岭21天,红屋区的百姓自己吃地瓜叶、野菜叶、地瓜渣等,节省粮食送给军队。前方战事吃紧,红屋区子弟一拨又一拨走上战场。那一役,牺牲了近万名红军将士,其中又有多少红屋区的青年埋骨青山。

1950年,时任中复乡治安和武装委员会主任的钟宜龙老先生开始带领党员干部走遍松毛岭,漫山遍野收殓遗骸,自费为无名烈士们筑起一座朴素的石碑,并为他们刻上了统一的名字:红军。因此,钟宜龙被称为长征起点的“守魂人”。

翻身不忘本,活着为人民

钟宜龙老先生回忆起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时,翻出了他过去自学写出来的日记本,扭扭捏捏的字迹,泛黄的纸页夹杂着潮湿的岁月痕迹,让我们更加感受到长征的久远,也让大家更加感叹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钟宜龙老先生的养父母二人同心拥护红军,拥护共产党,成为点燃红屋区“农民运动”革命火种第一人,而他也发扬我们革命传统的精神,一心为人民服务。翻身不忘本,活着为人民!这是钟老先生一生常呼吁大家并身体力行的一件事,他这一生,常存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钟宜龙老先生特地提高音量跟我们说:“上一辈人为革命牺牲了那么多,我心里一定要跟着他们,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他这份矢志不渝的信念,使得他在2016年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

“君子以厚德载物”,钟宜龙老先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活着要拥有三种厚道的品质:心存善念、立身正直、做事严谨,他觉得厚道之人定是对国家有用的人。他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重要讲话,动员大家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他强调社会各界人士要让下一代守住共产党万万年,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临走前,钟宜龙老先生紧握队员们的手嘱咐道:“你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听党的话。”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带领我们先辈们打拼出来的,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仅是每一个党员应该学习的,更应该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的。倘若想让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祖国最耀眼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应该齐心协力,拥护共产党,让党的光辉照亮千千万万代。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事迹镌刻在我们脑海,精忠报国的信念树立在我们心中。回支教学校的路上,我们一路唱着红歌,一首接一首地感受那溢于言表的红军情,对党的忠诚,油然而生。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并铭记革命历史,希望涌现出更多像钟宜龙老先生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重走汀洲古城,感受红军精神

1929年3月,红军进入长汀,在闽西各县建立苏维埃政权,现今长汀全县各乡遍布当年红色政权活动的遗迹,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就设在此,汀州古城因此被称为“红色小上海”。诚毅童行长汀队全体成员,换上红军服,重过红军桥、重走红军街、重访观寿公祠,走遍长汀城,再上松毛岭,探寻各个村落的革命遗迹。

听中复之故事

红军桥

走过蜿蜒的中复村古道,经历了八十多年风雨的客家风格古廊桥映入我们眼帘,廊桥左上方的木板上遗留着红军写的“救国不分男女老幼”八个大字标语。当年红军征兵处就设在这里,因而也被称为红军桥。许多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就在此发生,罗云然老人在三个儿子参加红军牺牲后,仍然义无反顾将剩下的三个儿子送到红军桥上,送上前线,最后六个儿子都牺牲了,这就是“六子当兵”的故事。

还有当年在红军桥上参军的钟根基,他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过抗日战争,参加抗美援朝,荣立过二等战功,官至正团。从部队专业后,他本可以留在城市做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为了完成和战友的誓言,却毅然决然回村当了一名下贱的“扛丧子”,只为践行当年的诺言,替同村一起参加红军牺牲的战友父母送终。由于从事这个职业,钟根基老先生终生未娶,在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死后,请把军功章让我全部带走,因为军功是我们17个兄弟用生命换来的,我要把这些军功章还给他们!

聆听岁月流转间的故事,点点感动与敬佩化成暖流,涌上了每位队员们的心头。

红军街

走进中复村红军街,飘扬的红旗辉映着古朴的木门,历史的年轮并未使这条街道苍老,在岁月沉淀之下,浮现出的是一种平静的力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条古街道为红军提供大批物资,在前方战事吃紧的时候,后方百姓有的捐献粮食,有的跟着做饭、还有的编草鞋、做斗笠的、更是有村民卸下自家门板抬伤员,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短短五百米的距离,是多少故事的见证。“郎拿枪来妹拿锄,你打白匪我作田;屋下事事妹来担,保卫苏区万万年。”这是当地至今还流传着的一首山歌。

观寿公祠

观寿公祠,这座建于明末清初的祠堂,当年,松毛岭保卫战红军总指挥部就设在此,这里是“红九军团二万五千里长征零公里处”。1934年9月30日,从松毛岭撤下的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在观寿公祠堂门前的大草坪上举行誓师大会,奉命从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出发,开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因此,钟屋村也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白墙灰瓦,黑匾黄字,木门石坎,历史变迁的痕迹一览无遗,现在的观寿公祠已被改成了历史陈列馆。钟宜龙老先生“翻身不忘本、舍身为人民”的事迹让队员们饱受激励,钟奋然老先生“新婚次日出征,妻子苦等三十年”的故事,也让我们收获感动,那些难以磨灭的记忆都全都在此诉说。

看“苏区”之历史

 

 

长汀县博物馆:长汀县博物馆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旧址,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就在这里办公,指挥着整个苏区的战争,也是整个苏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并组织开展经济生产,包括斗笠厂、盐厂、医院等。而今走进这里,清幽的环境却给人一种恢宏的气势,书香萦绕间,凝练了历史的余韵。

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35年2月在长汀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倍受折磨,却始终不肯投降,写下了著名的《多余的话》。同年6月18日,从容就义,终年36岁。毛泽东同志评价道:“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瞿秋白先生抛开名与利,不顾生与死,一心只“为大家劈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先生的思想是我们精神的引领,他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品味。

杨成武纪念馆:杨成武是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于1929年加入闽西红军,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冀中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平津、太原战役。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率领英雄的红四团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屡建奇功,威震敌胆。1951年他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杨成武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杨成武是长汀普通农民的儿子,是闽西的红色热土养育了他,是长汀的父老乡亲把他送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汀州的土地上,像杨成武将军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光辉形象、不朽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鼓舞和鞭策着我们。

品先烈之艰辛

松毛岭:三十五度的高温酷暑,身穿红军服的我们踏上了重走松毛岭的征程,这里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的地方,也是万余民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地方。斗转星移间,曾经杂草丛生的蜿蜒小道,如今已有一半被修成了水泥路。我们轻装上阵,却仍旧深感不易,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满满敬佩。

队员感悟

队员金丽雯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不易,也越发珍惜此刻的美好。当然旅途中也会有波折,有女生中暑了,男生背着,大家在一旁鼓励着,没有人停下脚步,也没有人抛下中暑的队员,我们的目标一致,步伐一致,酷暑夏日,一颗颗炙热的心在放光发亮。”

队员陈银平说:“对于历史,我们需要铭记;对于历史的沉痛,我们需要反思,重走松毛岭,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为了对先烈英雄抗战的敬仰。但我希望,在现代化的生活下,更能有行动与思考的结合。如果说,时间会淡化历史的刺痛,我们能做的只有不让自己忘记。”

当年,我们的红军战士背着重武器,松毛岭地形险要复杂,又有国民党十万大军的围堵,天上还有德国先进战机的轰炸,战争的惨烈可想而知。若没有当年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知恩、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一座城,一个碑,一群汀州子弟,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永远景仰,永远铭记。

校友助力诚毅童行 阅读驱动爱心传承

今年是我院诚毅童行绘本阅读夏令营开展第五年。去年,亚德客、罗普特、丹田三家爱心企业冠名支持,今年诚毅童行又得到一位校友助力支持。7月9日,在诚毅童行长汀支教队的开营仪式上,我院2009届英语专业毕业生林清华校友,现为石狮阿尼三服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她代表公司向长汀中复小学捐赠了近千本书籍,价值上万元,此举也受到长汀当地媒体的报道。

据悉,今年诚毅童行实践队于7月8日、9日分赴寿宁县下党乡中心学校、长汀县南山镇中复小学、平和县崎岭乡桂竹小学三地开展“青春扶贫大学生支教”。实践队现已安营扎寨进入正常支教活动,主要致力于弘扬传播嘉庚精神、讲述嘉庚故事,同时拓展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阅读视野。实践队受到当地百姓群众和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今年三地合计共开设14个教学班,230多位名儿童报名参与。支教时间持续到7月20日。

“阅读是最高品质的陪伴。”林清华校友接受采访时说,捐赠这批图书,希望能让阅读扎根在每个孩子们的心中,让阅读陪伴每个孩子的成长,让阅读为孩子指明人生的方向。林清华校友回忆说,她小时候生活在漳州一个小山村,很喜欢读书却找不到可以读的书,送到村里的每一张报纸都翻来覆去地读。在诚毅学院读书时,经辅导员陈亚红老师推荐去当图书馆管理员,坐拥书海、恣意学海、充盈心海。自从创业后,每当遇到困难,也常常从书籍中寻找方法、汲取力量、坚定信心。林清华校友说,“不可阻挡”是阿尼三服装贸易有限公司的文化理念,在前行的路上,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积极克服它。用爱和力量汇聚而成的暖流,传播的是希望,播种的是未来。据介绍,她每年都会带领公司做两件公益事业,坚持了很多年,未来仍会继续。

“爱,拓宽你我生命的跨度,在支教的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诚毅童行实践队负责老师表示,诚毅童行实践队开展支教5年来,得到了爱心企业、优秀校友和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助力,实践队员的爱心也得到不断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支教队成员中有一位老队员已经连续三年三进下党参与支教,她就是金融1497傅培清。她说:“虽然已经毕业,但还是忘不了下党的孩子,自己的梦想也是想当老师,所以今年毕业后继续来到下党支教。”

课程体系

罗普特•诚毅童行长汀支教队秉承“阅读点亮心灯,绘本塑造品格”的理念,设计了九个主题教学模块,内容包括亲情友情、自我保护、情绪管理、我爱科学等。短短12天的支教,无法给孩子讲授太多知识,但是可以培养阅读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品格。由于教学效果良好,参加的孩子从最初的60人迅速增加到90人,本校学生、邻校学生、甚至县城小学的学生闻讯而来。家长通过电话微信表达肯定,学生们通过送红鸡蛋、珍珠圆、百香果、花环等表达谢意。虽然酷热当头,队员们的支教热情却因家长孩子们的鼓励而越来越高涨。

反霸凌课堂(一堂特别的支教课)

--主题为“向校园欺凌说不”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缘起:校园欺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这钟行为在各种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尤以中小学为甚。罗普特·诚毅童行长汀支教队暑期阅读夏令营进行到第四天时,队员发现:三年级两个男生存在严重的欺凌行为,如辱骂、踢打本班和低年级同学。同时,还有一个女生因为长期被他人欺凌,已经产生明显的退缩、自卑、敏感等情绪。必要的心理干预势在必行。

准备:发现这种现象后,指导老师阚甜立刻召集一些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队员组成临时心理干预小组,已经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余帼英同学任组长。在咨询经验丰富的阚甜老师指导下,干预小组查阅大量关于校园欺凌的资料,运用心理咨询和团队辅导的规律与技巧,设计了一份“向校园欺凌说不”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进行:7月18日上午,策划已久的团体辅导活动在三年级开展,全班26名学生全部参与,余帼英、林美芳、邝敦卓3名队员担任辅导老师。团体辅导主要设计三个环节,分别是认识欺凌行为,澄清欺凌关系,勇敢面对欺凌。

队员们根据绘本《别想欺负我》改编了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情景短剧导入,让孩子认识到取侮辱性外号、故意散布谣言、无端威胁殴打他人等都属于欺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体会被欺凌的心情,随着干预的深入,一些孩子明显感受到了被欺负时的屈辱感、无力感、孤独感等情绪。

这时队员们适时引导孩子们总结如何勇敢地面对欺凌,如求助师长、让自己变强大、发现自己优点、勇敢说不等方式。最后,队员们通过引导孩子集体唱《优点歌》、模拟对欺凌者说不等方式强化正向行为。

感悟:校园欺凌行为长期存在,我们的支教时间很短,一次团体辅导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是看到干预过程中,那个“小霸王”扮演过被欺凌的角色后,不好意思地说“被别人欺负真难受”,那个被欺负的女孩子在模拟场景中怯怯地说出“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时,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唯一的遗憾是,我们掌握的心理知识太少,能帮他们的不多。明年,我们会锻炼的更多,再出发。

关闭窗口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199号  邮编:361021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